中國高度重視2030可持續發展議程,將落實工作同國內“十三五”規劃等中長期發展規劃有機結合,推動各方把發展問題置于全球宏觀政策框架的核心位置。堅決落實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將為促進世界經濟增長、實現各國共同發展注入更多正能量,也將是所有發展中國家人民過上幸福生活的重要保障。
由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會同北京市政府、聯合國有關機構共同舉辦的首屆可持續發展論壇10月24日在北京召開。國家主席習近平致賀信指出,中國秉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推動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全面深入落實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希望各方積極尋求落實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的良策,促進共同發展,攜手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可持續發展是指在不損害后代人發展利益的前提下滿足當代人需要的發展。本次論壇重點探討各方落實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行動和經驗,為人類和地球建設一個具有包容性、可持續性和韌性的未來而共同努力。
2015年9月,世界各國...在聯合國峰會上通過了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該議程涵蓋17個可持續發展目標。在全世界消除一切形式的貧困;消除饑餓、實現糧食安全;確保包容和公平的**教育;實現性別平等;采取緊急行動應對氣候變化及其影響……這些可持續發展目標呼吁所有國家行動起來,無論窮國、富國還是中等收入國家應共同努力。
事實證明,中國是落實可持續發展議程的優等生。中國高度重視2030可持續發展議程,率先發布了落實議程的國別方案和進展報告,將落實工作同國內“十三五”規劃等中長期發展規劃有機結合,在多個可持續發展目標上實現了早期收獲。改革開放以來,中國讓7億多貧困人口擺脫貧困,對全球減貧的貢獻率超過70%。在此前減貧基礎上,中國將于明年實現現有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提前十年實現減貧領域的可持續發展目標。在960多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沒有貧困、沒有饑餓、沒有流離失所,讓14億人過上幸福生活,是中國對全球落實2030可持續發展議程的.大貢獻。
中國對全球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作出的突出貢獻,還表現在始終積極致力于國際發展合作方面。中國通過建立國際多邊機制,積極助力其他發展中國家落實可持續發展議程。2015年9月,中國決定設立為期10年、總額10億美元的中國-聯合國和平與發展基金,支持聯合國工作,促進多邊合作事業,為世界和平與發展作出貢獻。2017年9月,中國宣布在南南合作援助基金項下提供5億美元的援助,幫助其他發展中國家應對饑荒、難民、氣候變化、公共衛生等挑戰,充分顯示了中國作為發展中國家一員堅定支持南南合作的大國擔當。此外,中國還出資200億元人民幣建立“中國氣候變化南南合作基金”,幫助廣大發展中國家應對氣候變化,設立這個基金也是中國勇于承擔全球責任的具體體現。
尤其得到各方高度贊賞的是,近年來,中國不斷深化共建“一帶一路”與2030可持續發展議程對接,推動各方把發展問題置于全球宏觀政策框架的核心位置?!耙粠б宦贰背h同2030可持續發展議程相輔相成、相互促進,都致力于推動基礎設施互聯互通,致力于開展更廣闊的區域合作,致力于實現共同、綠色和可持續發展?!耙粠б宦贰辈坏珵槿蚩沙掷m發展提供了強勁動力,而且為各國和各地區間的合作樹立了典范。
當前世界經濟下行風險和不確定性上升,同時,隨著某些國家宣布退出《巴黎協定》,全球氣候變化應對體系也遭遇危機。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國家代表著世界發展的一個重要方向,面對新的形勢,繼續促進國際發展合作,落實可持續發展議程,是中國和所有發展中國家義不容辭的責任。堅決落實2030可持續發展議程,將為促進世界經濟增長、實現各國共同發展注入更多正能量,也將是所有發展中國家人民過上幸福生活的重要保障。
我國進一步深入推進可持續發展戰略的總體思路,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和對經濟結構進行戰略性調整作為推進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大決策。不僅要調整需求結構,要把國民經濟增長更多地建立在擴大內需的基礎上;建立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作為推進可持續發展的重要著力點,我們還是要深入貫徹節約資源和環境保護這個基本國策,在全社會的各個系統都要推進有利于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的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費模式,促進經濟社會發展與人口、資源和環境相協調。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為可持續發展的核心要求,可持續發展這個概念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內涵叫代內平等,它實際上講的是人的平等、人的基本權利,可持續發展的所有問題,核心是人的全面發展,所以我們要在圍繞以民生為重點來加強社會建設,來推進公平、正義和平等。
5、隨著智能手機的加速普及,“低頭族”儼然成為一種現象,這是在拿生命開玩笑!
隨著科技的迅速發展,我們現在每個人手上都會有一部手機,而且現在的手機功能越來越強大,聊天、上網、看電視、看視頻等等的功能都有了,可謂是給廣大人民群眾帶來的福利,但是也造成了一個嚴重的現象,有了很多低頭族。在任何時候,每一個人都會捧著手機低著頭。尤其是一些騎著車和過馬路還低頭玩手機的人簡直就是在玩命!
從社會環境角度分析,快節奏生活、大城市通勤路線拉長等,客觀上令私人時間碎片化,屬于自己的“整塊”時間越來越少,但一個人吃飯、趕路的機會卻增多,導致不少年輕人只能抓緊碎片時間,通過數字終端進行娛樂休閑。以智能手機為代表的數字終端提供了豐富的應用程序,帶來生活的便利和多樣的娛樂手段。智能手機成為低頭族打發碎片時間的不可或缺的工具:上網瀏覽、玩游戲、看視頻等。近些年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加快,在現代社會生活中,我們正在走入一個陌生人的社會,人和人的面對面交流減少,社交網絡的普及,也是“低頭族”出現的重要原因。
看到越來越多的騎車“低頭族”,很多人都在擔心他們的安全,卻沒有什么辦法?,F在,濟南交警開始出手整治騎車“低頭族”了。據了解,從10月23日起至31日,濟南交警在全市范圍內開展“空警2019-10號”行動,嚴查不禮讓斑馬線,開車、騎車打手機,高速公路違法占用應急車道行駛等違法行為。
隨著智能手機的加速普及,“低頭族”儼然成為一種現象,幾乎在各種場合都能看到低頭玩手機的人。在眾多“低頭族”中,與交通有關的,.值得關切。無論是走路玩手機,還是開車玩手機,抑或騎車玩手機,都是在拿生命開玩笑。
2017年的一項調查顯示,72.2%的受訪者有步行過馬路時玩手機的經歷,步行過馬路時從不玩手機的受訪者僅占27.8%。低頭玩手機過馬路,直接帶來了安全隱患,有研究顯示,“行人走路時盯著手機,平均視野只有正常走路時的5%”,極易導致各種交通意外事故的發生。而來自浙江省公安廳交通管理局的統計數據顯示,2016年,浙江全省因交通事故死亡4187人,其中,開車使用手機等影響安全行為導致的交通事故死亡數達到1855人,占全省交通事故死亡總數的44.3%。
這是走路和開車,如果是騎車,眼睛盯著手機,會有多危險?可想而知,簡直就是“行走的炸藥包”。而一再發生的血淋淋事故,也頻頻給予了警示。但這一切并沒有帶來根本性改變,很多人還是難以抗拒手機的吸引力,依然把安全置于一邊。
在一切事故誘因中,僥幸心理可謂是.大的罪魁禍首。如果大家都對安全有敬畏之心,杜絕一切僥幸之心,那么這個世界會安全得多,大多數的悲劇都可以避免??墒?,僥幸之心這個埋在心底的惡魔,很難輕易驅逐出去。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每個人都應對自己和他人的生命負責。嚴格交通管理的意義也正在于這里。對于交通違法行為,不能止步于提醒,必須要有嚴肅的管理措施。
隨著手機的大量普及,“低頭族”越來越多地成為交通事故的主角。整治騎車“低頭族”,并不是為了處罰而處罰,從根本上講,是為了騎車人的安全。正如“開車不喝酒、喝酒不開車”一樣,正是通過一次次的嚴格執法,這才使其成為共識。如果沒有執法跟進,僅僅停留在呼吁層面,那就只能看著手機成為安全殺手。
沒有安全感就沒有幸福感,對騎車“低頭族”嚴管才是厚愛。當安全事故發生時,沒有誰不反悔自己的不文明行為,可是,這世上從來就沒有后悔藥可吃?,F在,手機給交通安全帶來的威脅越來越大,整治“低頭族”,從根本上講是為了增進全社會的安全意識,促進“交通出行不玩手機”成為基本共識。
雖然說明我們的科技正處于猛速發展,可我認為這并不能代表發展的趨向是好的,這只是一種“慢性自殺”。所有,希望大家以后多多運動,不做低頭族!